“送礼就要送健康!”春节期间,保健品成为人们馈赠亲友,尤其是看望长辈的首选礼品之一。然而记者调查保健品市场却发现,不少保健品通过炒作概念、夸大成分作用,甚至虚构保健功能,使得原本普通的成分摇身一变成为售价不菲的“神药”,误导消费者“只选贵的、不买对的”。 抗癌防癌?——仅是心理安慰 “买点虫草吧,抗癌!”“买点灵芝吧!抗癌!”记者在合肥市多家大型超市和药房走访时,推销员们都热情兜售各种号称“有抗癌防癌功效”的保健食品,价格均在数百元以上。某品牌破壁灵芝孢子粉,售价高达288元一盒,而另外一款虫草精,更是要卖到535元。 “这几天卖得可好了,都是过年买来送人的。收礼的一看就知道这是贵的。”导购人员说。但是在这些产品的外包装上,却仅有“调解免疫力”等功效说明。见记者不信,导购人员纷纷拿出精美的产品宣传手册——这上面标注有“该产品对肿瘤有良好疗效”的说法。 记者调查了解到,商家抓住了近年来人们对癌症的恐惧心理,纷纷推出各种号称“有防癌抗癌功效”的保健食品,有些保健品甚至打出“抗癌有效率可达90%以上”“能精确杀伤癌细胞、提高免疫水平”“有效缩小肿瘤防止复发和转移”等宣传字眼。久病难愈的癌症患者,往往把这些保健品当成救命良药。然而,这些销售异常火爆的产品,真有抗癌防癌功效吗?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目前我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认可的27种保健功能中,并没有“防癌抗癌”这一项。早在1996年、1997年,当时卫生部确实批准了部分可标有“卫健字”的防癌抗癌保健食品。当年的“卫健字”批号没有使用年限,导致目前还有少量的有“卫健字”批号的抗癌保健品。但是到2000年,这些就被取消了,因此现在根本不可能有所谓新研发出来的抗癌保健品。 药监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2005年7月1日,《保健品注册管理办法(试行)》正式实行,自从那时起审批保健品的准字号都有期限,五年之后必须重新审批。但是该规定对此前批准过的保健品没有效力,造成了保健品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。因此,他们一直在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法律法规,推进保健品“卫准字”批号的清证换证工作。 “如果这些保健品的功效真如宣传一样,早就做成临床药物了。”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称,从临床上看,服用这些抗癌保健品的肿瘤病人,与从未服用的患者相比,病情发展状况没有明显差别。很多人由于化疗痛苦或其他原因,服用一些保健品后确实有一些心理安慰。 “这些保健品不仅不靠谱,还经常有病人服用保健品后就不好好吃药了,造成病情延误或加重。”多位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告诉记者,由于抗癌药物的副作用较强,一些病人特别是老年人难以忍受痛苦,加上听信广告和推销人员的说辞,花费重金购买大量抗癌保健品服用。 专家郑重提醒,对于癌症这样的重大疾病,患者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服用抗癌药物,切不可听信广告“忽悠”,用所谓抗癌功效显著的保健品代替药物。而健康人就更没有必要服用这些保健品了。特别是一些连健字号都没有的所谓“保健品”,其成分、生产工艺都说不清,甚至会给人体带来损害。防癌更主要的是应该合理膳食,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,戒烟、不酗酒,少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品等。 维生素贵在天然?——喝瓶维C不如吃两橙子 精选针叶樱桃提取、天然深海鱼油提取……记者在市场上发现,一些天然维生素产品也是春节保健品市场上的“宠儿”,广告词颇让人心动。它们的价格比普通的维生素贵出几十甚至上百倍,商家竭力宣称天然维生素产品吸收好、无副作用,令消费者趋之若鹜。 “其实天然维生素与普通维生素的化学结构完全一样。二者只不过是提取方式不同,导致生产成本不同。”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风险管理处副处长严忠屏介绍,食药监部门规定,标注为天然维生素或矿物质保健食品,厂家必须提供证明材料,证明其产品是“以食物可食部分提取”的工艺流程。天然维生素,就是从食物中提取的维生素;人工合成的维生素,利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来制造出的具有相同成分的维生素,多作为维生素药物。由于天然维生素在提取过程中,加入了其他天然成分,有很多提炼的程序,增加了生产成本,因此价格往往比较贵。 记者在市场上看到,有“国药准字”批号的维生素C、B等产品,每瓶仅售数元钱。但是导购人员告诉记者,这是药品维生素,“是药三分毒”,而作为保健食品的天然维生素吸收更好,没有副作用,可以长期服用。 业内人士称,“国药准字”比保健食品的标准更加严格,但是商家却着力宣传保健食品天然维生素更加健康、安全,误导消费者“只选贵的、不买对的”。 天然维生素未必就比合成维生素吸收要好,不同种类的维生素,合成的与天然的吸收率会有不同。例如,对来自于食物中的天然维生素B12,人体的吸收率约为50%,而人工合成的吸收率可达到80%以上;但天然维生素中的维生素E就刚好相反,研究显示,天然维生素E的吸收率是人工合成的3.5倍,而且能产生更大的生理效应。 而鱼肝油和鱼油因为富含对婴幼儿健康成长有益的维生素A、D,以及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,一直是天然维生素中的畅销品。但是,天然的鱼肝油和鱼油产品主要原料是海洋鱼类的内脏。专家表示,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使得大量近海甚至部分深海的鱼类受重金属(如汞)的污染。这些污染物极易积聚在鱼类的内脏之中,使其重金属含量超过了人体安全摄入量上限的数百倍甚至数千倍。如果在鱼肝油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没有去除这些污染物,消费者长期服用天然鱼肝油,很容易出现重金属中毒的情况。相反,人工合成的维生素A、D多为单纯的化合物,采用严格的药品制造流程生产,安全性远高于天然的鱼肝油制剂。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的专家称,即使是原料来自于天然食材,也需要用化学方法提取维生素。从其成品的成分上看,昂贵的天然维生素与廉价的人工合成维生素没有差别。只是作为保健品的维生素从口味上、外观上要比药品更适合消费者食用。 专家称,天然维生素纯度不足以治疗维生素缺乏症,化学合成的维生素都是作为药品销售的,有效性和安全性更有保障。如果有维生素缺乏的症状,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有“国药准字”批号的维生素;正常人保持日常正常均衡饮食,多吃水果蔬菜就可摄取充足的维生素,无须额外补充保健品。如果长期服用保健品、摄入过量的维生素,还容易对身体产生损害。 例如,摄入过多维生素C,易造成维生素C依赖。因为一旦扩充了身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,以后减少补充反而有可能导致维生素C缺乏。如果要补充维生素C,最好还是通过蔬菜、水果来补充,不要靠喝饮料。吃蔬菜、水果除了补充维生素C,还能补充其他营养素。因此,喝一瓶维C饮料还不如吃两个橙子。 助眠神器?——副作用不比“安定”少 “今年过节不收礼,收礼还收脑x金”,这款号称能够明显改善睡眠的保健品的广告词深入人心,虽然价格不菲,却深受消费者青睐,被称为过年期间的送礼“神器”。 然而,这款号称有改善睡眠、润肠通便功效的保健食品,其广告宣称的助眠成分其实是褪黑素。专家指出,失眠的原因非常复杂,仅有极少数患者是由于缺乏褪黑素导致睡眠状况不佳的。因此很多消费者盲目服用,并无效果。 记者采访了解到,褪黑素是一种原本用于调整时差的激素,近年来却充斥着保健品市场。不少广告宣传其改善睡眠、抗衰老、降血压血脂、提高免疫、促进记忆且没有任何副作用。但是,对于绝大多数失眠患者来说,褪黑素不仅无法改善睡眠,而且长期大剂量服用,还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。 业内人士称,近年来不少有助眠功能的保健食品都会添加褪黑素,而褪黑素的生产和使用管理却十分混乱。目前在市场上能找到的“褪黑素”原料几乎都是化工厂生产的,没有食品卫生许可证,没有药品生产许可证,没有原料药的批文;其次,作为一种激素,应该是有剂量限制的,但是褪黑素现在还没有安全量标准,因此不少厂家滥用、随意添加,有的甚至还是未经药监部门批准的非法添加。 虽然褪黑素产品市场混乱,但是丝毫不影响大众对其的信赖。记者调查发现,除了实体药店,网络售卖的褪黑素产品更是火爆。如某电商平台销售第一的美国进口褪黑素片,仅一个月的成交量就达到2538笔,该产品介绍称这是“来自美国的脑白金”,从天然核桃中提取,每片含量约3毫克,适用于多种睡眠质量欠佳人群;而另外一款号称原产自加拿大的Jamieson褪黑素,微信上直接宣称其“替代‘安定’无副作用,是不上瘾的保健食品”,含量高达每片10毫克。 记者随机采访了多位购买者,他们纷纷表示,广告上褪黑素助眠功效明显、适用人群广泛以及没有副作用等宣传让他们十分动心。特别是一些长期失眠患者,担心服用安眠药会成瘾或是导致记忆力减退,都将褪黑素作为“助眠神药”。 “褪黑素仅适用于极少睡眠不佳者,而它的副作用一定不比安定类药物少。”安徽省精神医学研究中心睡眠障碍科主任朱道民医生说。朱道民在临床上收治了不少服用这类保健品的患者,效果均不理想,有患者甚至连续服用了9个月时间,睡眠质量丝毫没有好转。 专家称,服用褪黑素的不良反应众多,包括皮肤瘙痒、皮疹、腹泻、腹痛、嗜睡、头痛等,然而上述不良反应在有关褪黑素保健品说明书中几乎看不到警示。这些产品不仅剂量大,如在商店卖的褪黑素一般是3毫克片剂,相当于正常体内水平的10倍之多,而且还误导消费者长期服用,最后产生依赖性。 专家认为,随意长期使用该激素,有可能导致整个内分泌系统紊乱而引发其他疾病。尤其是孕妇、哺乳妇女、过敏体质、自身免疫疾病、精神、神经疾病、肝脏疾病、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须慎用或禁用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
家政秦皇岛
版权所有:秦皇岛开发区锁锁开开锁家政服务部
地址:秦皇岛市开发区
电话:0335-8678110
手机:13483378707
联系人:白先生
网址:wwww.8678110.com
健康
揭开高价保健品“画皮”不少保健品夸大成分作
时间:2015-02-27 18:48来源:经济参考报 作者:admin 点击:
次
送礼就要送健康!春节期间,保健品成为人们馈赠亲友,尤其是看望长辈的首选礼品之一。然而记者调查保健品市场却发现,不少保健品通过炒作概念、夸大成分作用,甚至虚构保健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