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半夜快1点,积水终于下去了。小区居民李女士出门看到梁忠平累坏了,挺心疼,“你说哪有这样的人啊,她也不是在旁边花店上班的,家也不住这片,图啥呀,就顶着雨干。”
其实,梁忠平会这样做,附近居民和商户都不意外,他们眼中“梁子啥忙都帮”。大风里,她给卖花盆的老两口收起苫布;街头上,她把喝醉的人送回家;一位女士车里的包被抢,她想也没想追了上去;看到有人停车忘关车窗,她也都提醒一声……
31日中午,梁忠平送完货,又去当时的积水处看看,湿漉漉的路面上有不少行人,看着自己半个夜晚的劳动成果,梁忠平说:“都说我傻,可有啥关系呢,大雨过去了,大家早上一看,路还能走,多好,能帮上别人一点,我是真的开心。”
蓝天救援队:全城解困“趴窝”车
“雨太大了,估计路上又有车被积水困住了,咱们快出去看看,支援下他们。”7月30日晚上,见雨下得很大,秦皇岛蓝天救援队的9名队员,迅速互相联络、行动起来。
“我们是10点多出发的,雨还在下着。”队员“皓月”说,因为大雨来得太急,他们分批行动,确定了主要救援目的地——各个地道桥。
第一拨队员有5个人,“V333”“脉动”、邹琪弘、“重新开始”和“皓月”,他们开着3辆车,直奔最近的红旗路地道桥,到了地方一瞅,已有5辆车“趴窝”了,“闲话别说,忙活吧。”
最前面一辆车没有钩子,没法牵引,几个人合力把车推到了高地,又牵引出剩下的4辆车。
与此同时,又有几名队员出动了,他们先是在友谊路附近把一辆车牵引到了高处,又赶到和平大街金龙景苑附近。这里,一辆尼桑撞进隔离带,骑在一个石墩上下不来,队员们围着车转了好几圈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,只好硬把车抬起来,把石墩挪远一些,这辆车才解困。
随后,队员们再次分头行动,在市区各个地势低的地段搜寻,先后在白塔岭、燕大附近又帮助了3个车主。
等这些队员一身疲惫地走上回家路时,已经凌晨1点多了,但途中他们依然没放松,一次次下车查看路面情况,看是否还有人需要帮忙。
“皓月”通过本报提醒受困车主:“虽然雨停了,可雨水还会往地道桥下汇集,很危险,这种情况下弃车才对。”
热心市民:大街上通开下水道
问了很多次,他就是不愿意说出名字,“就叫我网名吧,或者就说一位热心市民就行。”他笑了笑。
网名“十六翼撒旦”的这位先生住在海港区世纪海洋花园小区,不远处就是河北大街。
7月30日早上5点,“十六翼撒旦”站窗边一瞅,雨后的河北大街路面上都是积水。一辆公交车驶过,激起老大一片水花。“这还是车大,敢往前开,还有不少辆小轿车堵在街面儿上,怕淹。”
“要是7点前水排不下去,上班的人肯定受影响啊。”“十六翼撒旦”没多想,穿着大裤衩、拖鞋,又套上个短袖就下楼了。
这一段低洼地大概有十多个雨水井箅子,总在这儿过,他心里清楚。水很缓慢地往下漏,看来堵得很严重。
没工具,他开始用手扒拉,拽出好多烂树叶、塑料袋,水流速度明显快了。用了一个多小时,手上划出好几个小口子,终于掏完了十多个井箅子。这时市政工作人员也过来了,一一把井箅子打开,翻起,水流更快了。有了专业人士,“十六翼撒旦”放心地回家了。
30日晚上9点多,大雨再至。10点多,“十六翼撒旦”往外一瞅,路面上的水又汪得很深。穿上早上那套服装,他又下楼了。
找到一个井箅子,他使劲儿一拽,开了,瞬间水流就变大,形成一个小漩涡。在过膝的深水里一点点往前摸索,越往前水越深,他真有点害怕了。“总得有人干这事啊。”这次他坚持把十多个井箅子打开,又站在旁边守候,怕有人不小心被卷进水里。快11点,水流退去后他才回家。
“没白忙活,还有意外收获呢。”“十六翼撒旦”说,捡到3个车牌,两个已经通过“秦皇岛交警老三”联系到失主了,还有一个车牌号“冀C26663”没联系上,失主看到可以找他。
在接连而至的大雨中,其实城市中这样令人感动的普通市民还不少。他们不是“超人”,却在雨夜及时赶到需要帮助的地方,让整个城市因他们而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