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皇岛开锁 秦皇岛开发区开锁换锁芯公司电话8996110

今天是:

家政秦皇岛

版权所有:秦皇岛开发区锁锁开开锁家政服务部

地址:秦皇岛市开发区

电话:0335-8678110

手机:13483378707

联系人:白先生

网址:wwww.8678110.com

秦皇岛新闻

秦皇岛:女儿罹患白血病 胃癌晚期父亲停药救女

时间:2015-11-13 16:28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初冬时节,日渐寒冷。在抚宁区留守营镇黄金山头村一间普通的农家房屋里,魏文先守候在身患白血病的女儿婉敬身边。怕女儿着凉,即使是在白天,他也让女儿躺进被窝。 其实,50岁

  初冬时节,日渐寒冷。在抚宁区留守营镇黄金山头村一间普通的农家房屋里,魏文先守候在身患白血病的女儿婉敬身边。怕女儿着凉,即使是在白天,他也让女儿躺进被窝。

  其实,50岁的魏文先自己也是癌症患者。身患胃癌晚期的他多年来饱受病痛的折磨,却顾不上调理自己的身体,全部的心思都倾注在同样身患重病的女儿身上。想法子治好女儿的病,让她重新变成那个开朗爱笑的小天使,是这位父亲唯一的心愿。

  厄运袭来,四口之家的幸福戛然而止

  11月10日上午,当记者走进这个两人相互守候的家时,12岁的婉敬躺在炕上睡着了,魏文先想用两只粗糙的手掌把女儿身上的被子轻轻地往上拉一点时,婉敬醒了,冲爸爸眨眼一笑,露出两排小白牙。

  魏文先赶紧给婉敬盖好被子,嘱咐她躺好。想起刚才女儿狡黠的模样,他憨憨地笑了,婉敬一直是个爱笑的孩子。继而眉头深锁,宽广的额头上几条皱纹挤在一起,使他看起来比同龄人要老上几岁。

  魏文先原本拥有一个温馨的四口之家,他和妻子有两个女儿,婉敬是小女儿。魏文先靠着自己的木匠手艺以及和妻子种地维持生计。一家人的日子虽然不富裕,倒也有盼头。

  然而厄运悄无声息地接近了这家人,作为家中顶梁柱的魏文先染上了重症。“我得了胃癌,很快发展到晚期,2008年做了手术,病情虽然好转,却丧失了劳动能力。”魏文先坐在炕上,有些颓然地对记者说着。

  顶梁柱突然倒下,让本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陷入困境。然而,一家人的厄运却并没有结束,2013年,当时念小学4年级的婉敬身上开始不断起小血点,一旦磕碰流血了就很难止住。带孩子到医院检查,一张诊断书让风雨飘摇的家庭陷入了更深的泥淖——婉敬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。

  因病丧失劳动能力,小女儿又得了白血病,沉重的压力让魏文先心情十分低落。那段时间,他常喝闷酒,夫妻二人频频争吵,感情出现裂痕,矛盾愈演愈烈。2013年5月,他和妻子离婚了。
       辗转治病,   两年间欠下十多万饥荒

  为女儿治病刻不容缓!魏文先强行从低谷中走出来,带着婉敬走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。两年时间,魏文先先后带女儿去过北京、天津和石家庄,断断续续地住过几次院。“医生没让我们出院,但是医疗费我们实在负担不起了。”

  魏文先手术后,仍需要吃药调养身体。在婉敬得病后,魏文先就把自己的药断了,一门心思扑在女儿身上。“家里的地也租出去了,东西能卖的都卖了。”魏文先说。

  狭窄的走廊连接三间小屋,一间堆放杂物,一间厨房,一间卧室……房子不算破旧,却是家徒四壁。一台旧电磁炉、立式电风扇、一床电褥子,是家中仅有的3件电器。

  离婚后,妻子时常来看孩子,带来些吃的。两年来为了给婉敬治病,妻子一家人也掏了不少钱。为了筹措治疗费用,他几乎跑遍了所有亲戚家,现在已欠下了十多万饥荒。“前两天,我们刚从石家庄看病回来,钱都是嫁到石家庄的大女儿出的。”魏文先说。

  最大期盼,女儿变回爱笑的小天使

  快到中午的时候,婉敬醒了,她坐了起来。得病后她特别怕着凉,时常浑身没劲,最多只能在屋里活动。她小脸铁青,嘴唇发白,眼睛不时瞅着枕边放着的一本《作文大全》发呆。以往每次看病回来她都能回去上学,可是这一回她已经离开校园快两个月了。

  “想回去上学吗?”

  “特别想。”婉敬回答到,眼中快乐的神采一闪而过。

  记者在屋子里看到一张艺术照。一袭白色连衣裙,戴着小洋帽……照片上的婉敬时尚又漂亮。

  “这是3年级时,她自己去县城里照的。”魏文先还告诉记者,婉敬的班主任打了好几次电话来询问情况。

  10日当天,记者跟随魏文先来到婉敬就读的学校留守营镇沿沟屯小学,见到了婉敬的班主任单晓婵。

  “婉敬是个特别懂事的孩子,在班里特有人缘。”提到婉敬,单老师的眼泪就掉了下来。

  6年级的黎灿和魏佳欣是婉敬的同村玩伴,小姐妹俩都希望婉敬能早点康复。“婉敬最爱笑了,等她回来我们一起写作业、滑旱冰。”

  婉敬患病的事也得到了村里人的关注。几天前,魏文先带着婉敬从石家庄看病回来,村民们得知她患病的事,为她组织了捐款。黄金山头村村书记魏荣信告诉记者,村里有400多户人家,超过半数都外出打工,留守村里的人家都奉献出了自己的爱心。“村里人特别可怜这个孩子,有些老人家庭条件困难,自己还有慢性病,却依然捐出了一二百元钱。魏荣信拿出一个小本子,小本子上详细记录了全村共170多户人家的捐款金额。10元、30元、50元、100元、200元……这些“碎银子”在短时间内汇集成1.3万元“救命钱”。

  魏文先明白,想让女儿重新成为那个爱笑的小天使,这条康复路上依然充满艰辛,但他认准一个死理儿。“想啥法子也得治好闺女的病。”


(责任编辑:admin)